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想更好地浏览网站,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IE8+ Chrome Firefox

回到顶部

思想建设

当前位置:首 页 - 思想建设

重温“窑洞对”学习体会

浏览次数: 22878


重温“窑洞对”学习体会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成就了著名与毛泽东的“窑洞对”。当我今天重温“窑洞对”时,黄炎培与毛泽东敞开心扉、促膝而谈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黄炎培—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毛泽东—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历史周期律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毛泽东主席以民主“破”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成为一时佳话。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重温著名的“窑洞对”,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法宝,和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答案。作为民建人为黄老的真知灼见敢于直谏叫好,但更应该从历史经典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和精髓,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一要继承和发扬民建优良传统,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总书记告诉我们只有忘初心,坚守信念,砥砺前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民建自1945年在重庆成立以来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1948年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纪念“五一口号”号召,奔赴解放区参与政治协商会议,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同其他民主党派一起,公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民建贡献我们要继续和发扬民建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实践者。

二要以党为师,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从窑洞对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黄炎培认为国民党取得政权后不到20年就已经腐化坠落、摇摇欲坠主要是担心共产党取得政权后会不会步国民党的后尘,重蹈周期率覆辙从毛泽东从容的回答中已充分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自信。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央政治局领导以上率下带头执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推动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作风建设是参政党建设的长期任务,作为民建人要以党为师,对标对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文件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作风建设与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制度建设相融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深入贯彻“八八战略”、践行“八个嘱托”,助推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中提供坚强的保障

三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一切为了人民。黄炎培的延安之行后总结道:中共现时所走的路线,不求好听好看,切实寻觅民众的痛苦,寻觅实际知识,从事实际工作,这都是我们多年的主张。黄炎培的细微观察和深刻总结,正是中国共产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生动写照。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在习总书记的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20个主要指标,有7个与民生相关,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民生指标比重最高的一次。在波澜壮阔的前行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导向,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重要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脱贫攻坚战的全面伟大胜利,为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定人民立场、增强宗旨意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为建设浙江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

民建衢州市委会 蓝芝苇